臺灣觀點 - 兩岸外交

評述中國2022年兩會與政局發展

作者: 陳文甲 國策研究院資深顧問

 12-26-2022

我要分享:

中國今年為期一週全國政協和人大的「兩會」,於3月10日及11日相繼閉幕,在走走過場演給全世界看的政治大戲之後,習近平將在今年秋天登場的中國20大前操兵佈署他的第三任期。檢視此次兩會召開的時間相較往年動輒兩週以上堪稱史上最短,原因不僅是中國官方宣稱的「防疫」使然,惟更重要的顧慮在於即將到來中國20大的政治敏感性,當然不希望兩會不慎出錯而轉移焦點,甚至壞了習皇帝的中國夢;此外,會議的核心目標在於「穩定壓倒一切」,好延續以「習核心」為「一黨一人專政」的政權體制,所以對於近來中美博弈的白熱、俄烏戰事的衝擊、新冠肺炎的爆發、經濟發展的下滑、人口老化的嚴重等問題,當然不敢也不能有過多的著墨。
 
中國力保經濟恐事與願違
鑒於兩會慣例主要集中在經濟、社會、農業與民生等議題上,其他涉外的或港澳台的議題都比較其次,所以李克強總理在工作報告中,主要說明今年主要考慮穩就業、保民生及防風險的需要,並同近兩年平均經濟增速以及「十四五」規劃目標要求相銜接;因此中國政府年度的工作重點,首要便是GDP保障5.5%的目標,然面對經濟下行(Economic Downturn)及外資撤離的窘況,加上中美競爭的激化,俄烏戰事的膠著,疫情的反覆爆發,為了保障GDP目標的達成,中國政府必然加大政策性支出,並刺激民眾消費與投資,確保外部衝擊環境下,力求達成年度目標,咸認恐恐事與願違。
 
「未富先衰」已成中國現實
在兩會期間針對生育率下降問題而出現一些提案,例如「第三孩免費上幼兒園」、「強制男性陪同休產假一個月」、「開放30歲以上單身女性可生育一胎」等。這些提案看起來不但荒誕不經,更凸顯出中國目前的人口結構面臨嚴重失衡。過去中國經濟得以高速增長,主要受益於龐大且廉價的勞動力,在歷經「世界工廠」的高速增長之後,進入了「世界市場」的經濟下行階段,龐大的消費支出造成中國新一代年輕人口因生活支出龐大,無法負擔下一代的教養所需費用,導致生育力明顯下降。過去依靠人口紅利撐起經濟發展半邊天,如今卻因為經濟高速增長導致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未來個中國的人口結構將面臨「未富先衰」的困境。
 
中國涉外關係採取隱忍與低調
在兩岸關係的議題部分,在李克強總理的工作報告中只有提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並堅決反對「台獨」分裂;整體來說並無新意,顯見兩岸關係目前並無出現不可控的局面,擺在當前的中美博弈關係才是主要焦點,所以在台灣問題上只有保持「隱忍態度」。而在俄烏戰事部分,在會議過程中近乎不提,僅在記者會上回應記者的問題略有提到,但是隨後在官方的新聞稿中並未出現相關說明;顯示中國目前對其保持「低調態度」,不想公開闡述立場,因為交戰的俄羅斯既與中國有戰略協作關係,而烏克蘭戰略地緣緊密牽動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推展,雙方讓中國都得罪不得。
 
凸顯中國「左支右絀」的執政無能
觀察今年兩會現象,對於國內外相關關注的議題並未過多討論,甚至選擇消音。一如在李克強總理的工作報告中提到:「綜合研判國內外形勢,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明顯增多,必須爬坡過坎」、「今年工作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除了為中國20大暖身造勢之外,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乃在於當前內部諸多問題,如經濟下行、疫情反覆,而外部尚有地緣政治的競爭、中美矛盾,以及俄烏戰爭情勢不明等因素。因此在內外重大議題的發展尚未進入明朗化階段,本次會議在諸多議題上還無法有進一步的處置,所以只能在經濟民生議題上大做文章,顯見其「左支右絀」的執政困境。
 
習近平持續掃蕩「反動」勢力
中國20大將在今年秋天舉行,咸認習近平兩會後更加力度佈署連任工作,基於中國領導人在鄧小平之前都是屬於威權式的領導,江澤民以後已經變成集體式領導,基本任期大都以兩任10年為限,所以習近平的不尋常的第三任任期之舉恐有反對勢力的聲音。隨著習近平對內部的掌握基本已經穩固,但少數的反對勢力仍將繼續從中作梗,在今年低調求穩的兩會雖不見反習勢力的聲音,研判應該是在醞釀與集結,是一種暴風雨前的寧靜,靜待一朝風雲起。為利中國20大之後的任期順利展延,咸信習近平在往後的半年將有大動作對該等「反動」勢力採取壓制行動。
 
俄烏戰事導致中國陷入困境
俄羅斯在2月下旬入侵烏克蘭之後戰事膠著,俄軍的閃電戰術失靈,國際的外交與經濟制裁一波接著一波,所激起的連鎖反應對中國的經濟情勢將產生負面影響;此外,中國基於與俄羅斯有傳統的軍事安全戰略協作關係,以及石油、能源與糧食等經貿面向的互補,所以隨著俄烏戰事的延燒,中俄關係將更加緊密,如此美國等西方國家勢必投入更多戰備資源,對中國進行更大力度的「軍事、經濟、外交」的圍堵與遏制,導致中國陷入中俄美三者之間的進退維谷困境,勢必會影響到中國在兩會之後的施政工作與成效。
 
台灣應密注世局變化審慎因應
承上,不管烏克蘭的戰事結果如何,印太地區今後將成為國際上的關注熱點,而美日等西方民主國家對中國的「圍堵」力度將更甚以往,而台海安全情勢更是全球注目的焦點。中國為求美國的「反圍堵」,勢必會與俄羅斯緊密戰略協作關係,並將矛頭對準台灣,新一波的軍事鬥爭工作將會進一步加強,武統台灣作為將會更加明顯。台灣在地緣政治上與美、日、中、俄等四方互相牽連,美方再強化台灣的防衛能力,以及針對中國的軍事威攝活動將為必然,台灣面對戰爭威脅的指數節節升高,殊值台灣密切關注俄烏戰事與中國內部今後的發展變化,除加強戰備整備工作外,並緊密與美日的軍事安全面向的鏈結,「自助與人助」交相運用之道以為因應。

更即時、更瞭解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

歡迎追蹤我們的社群軟體,或是加入LINE訊息通知。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