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觀點 - 國內議題

2024年台灣大選及對中國的民主啟示

作者: 陳文甲 (國策研究院資深顧問)

 02-15-2024

我要分享:

  2024年1月13日台灣將舉行中華民國第16任正副總統選舉及第11屆立法委員選舉,這不僅是台灣民主歷程的一個里程碑,更是在當前多變的國際政治背景下,一次具有深遠意義的民主實踐展示。台灣的民主之路,從威權轉型到如今的成熟民主體制,是對民主價值的堅定信仰和不懈追求的見證;所以台灣大選不僅展現民主制度的生命力,也對於處於不同政治體制下的國家,尤其給對岸的中國大陸提供獨特的觀察窗口和深刻的啟示。

一、台灣民主的高度展現
  翻開台灣的民主發展故事,就是一首從威權轉型到成熟民主體制的壯觀史詩。而這一轉型過程起始於1980年代末,當時台灣結束長達38年戒嚴,開始走向一個更加自由開放的社會,並在1996年舉行首次直接總統選舉,這是亞洲地區第一個通過普選產生國家領導人的國家,也是台灣民主轉型的重要里程碑。自此台灣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民主機制,包括定期舉行民主選舉、多元競爭的政黨制度,以及建成自由民主的民意與媒體環境。
  所以2024年台灣大選將再一次展現民主發展成果。首先,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選最大特色是候選人提名制度的改革,其中各政黨通過初選、徵詢、民調等多元方式,讓民眾直接影響候選人人選,有效提升政治參與度和代表性;同時,台灣選民也繼續保持高昂的投票熱情,表達對民主制度的堅持和對政治事務的關注,並積極參與政治討論與社會行動。第二,台灣的民主不僅體現在政治制度上,還體現在媒體報導上,由於台灣媒體的高度自由、自主與法制化,不受任何政治或經濟勢力的干預或控制;而且台灣的媒體多元化具體映射出社會的多元性,不同的聲音和觀點都能得到公平和尊重的呈現,因此多元媒體環境有助於公眾獲取全面和客觀的信息,強化公民的判斷力和選擇力,因此台灣的媒體堪稱是民主的重要支柱,也是民主有力守護者。第三,台灣的政治文化更以言論自由為民主的基石,無論觀點如何激進或與主流相左,台灣社會都尊重公民發聲的權利,不但豐富了政治辯論的層次,也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主要力量;另外,公民參與也是台灣民主實踐的關鍵,因為台灣民眾透過街頭抗議和社交媒體討論等方式,積極投入政治過程,彰顯對民主價值的信念,以及對國家未來的關切。

二、台灣意識是競選主旋律
  此次民眾黨、民進黨與國民黨各自推出他們自己的總統、副總統的候選人,也確定「三強鼎立」的態勢。其中號次1號的民眾黨「柯文哲配吳欣盈」(口號是最好選哲,台灣會盈),主要政見是祭出超越藍綠牌,定義這場選舉是「改變政治文化的社會運動」,承諾把國家還給選民;2號的民進黨「賴清德配蕭美琴」(是「美德贏台灣」,Made in Taiwan),主要政見是繼承蔡總統過去八年執政路線,並且與美日等民主國家持續進行安全、經濟與民主的鏈結;3號的國民黨「侯友宜配趙少康」(口號是顧好台灣,人民好康),他們的主要政見是國民黨傳統保守穩定路線,「接受合乎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主張兩岸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的政治現實。雖然這三組政見「各有千秋,也各有特色」,但是政治口號都是以「台灣意識」為主旋律,同時展現「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場景,象徵著台灣民主的多元與活力,更是華人世界的民主模範。

三、中國的獨裁體制與挑戰
  中國的政治體制與台灣的民主體系形成鮮明對比。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政治體制核心,黨對國家的所有重要事務擁有絕對的控制權,從政策制定到行政執行,再到司法審判,黨的指導原則和決策貫穿其中,這種體制雖然在某些方面為政府決策提供一定的效率,但同時也引發了「一黨專制」的獨裁現象;此外,中國的選舉制度與西方的民主體制在選舉透明度方面存在明顯的差距,中國的選舉往往只是一種象徵性的程序,而非真正的政治競爭。雖然法律承認多個政黨的存在,但政治過程中幾乎沒有發揮任何作用,而中國共產黨則壟斷所有權力和資源;再者,中國當局嚴格管控言論,透過對媒體和互聯網的審查和監控抑制不同意見和批評性聲音傳播,並嚴打異議人士。
  中國大陸獨特的政治架構也面臨著多方面的挑戰。首先,社會不滿雖然在某些情況下被強行壓制,但並未徹底消除,由於沒有公開的表達渠道,不滿可能在暗地裡累積,最終可能引發難以控制的動亂。其次,信息封鎖剝奪人民對外界信息的瞭解,可能造成對國內外事件錯誤判斷和偏頗看法。再者,中國面臨著經濟和政治的雙重挑戰,對其獨裁體制構成嚴重威脅,中國的經濟雖然在過去數十年間有驚人發展,但也造成社會不公、環境污染和各種衝突,為保持統治和秩序,中國當局經常使用更多的政治強制手段,這反而加深政治緊張和社會不滿,將會削弱人民對中國當局的信任和支持,進一步引發中國大陸政局與社會形勢的動蕩不安。

四、大選無法改變民主與民意
  這次台灣大選除了選出正副總統外,台灣的立法院也一併改選,值得一提得的是,不同的政黨,有不同的訴求,這代表著台灣民主的多樣化,包容化與自由化;而且不管大選最後結果如何,台灣的民主體制一如家喻戶曉的「青春小鳥」老歌一樣:「太陽下山明朝依舊爬上來 花兒謝了明年還是一樣的開」,哪一黨的總統當選執政,或是哪一黨獲得立法院多數,既然是依照中華民國憲法所選出的正副總統與立法委員,當然也會按照憲法的民主體制照章行事,不會有所改變。畢竟從李登輝總統擔任第一任民選總統到第七任蔡英文總統,台灣已經走過國民黨與民進黨的兩次的政黨輪替,現在已經成為一個成熟的自由、民主、法治的國家;此外,這次台灣大選的結果不管為何,下一任的總統都會如同蔡英文總統在2021年國慶日所提出的「四個堅持」:永遠堅持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堅持主權不容侵犯吞佔、堅持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必須遵循全體台灣人民的意志。因為這「四個堅持」正是台灣民主憲政體制與全民共識的絕佳寫照。

五、台灣民主對中國大陸的啟示
  台灣的民主發展經驗對於中國來說不僅是一面鏡子,更提供寶貴啟示,尤其在政治多元化、公民參與、法治建設等方面,並為中國的民主轉型指出可行途徑。此外,從長遠視角看,台灣的民主經驗對於改善兩岸關係,尤其是在建立民主對話的機會與挑戰方面,也有著深遠的意義。
台灣的民主轉型過程展示政治多元化、公民參與和法治建設的重要性,確保不同政治力量和社會利益的合理代表和平衡,強化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政策的全面性,並且公民參與則使政治過程更透明、更有反應性,提高政策有效性和民眾的滿意度;另外,法治的建立更是保障政治過程公正性和制度穩定性。這些元素對於中國在考慮其政治未來時,都提供實質且重要的參考。
從長遠來看,台灣的民主經驗對於兩岸關係的未來發展也具有深遠影響。民主對話提供一種新的互動方式,不僅有助於增進相互理解和信任,也為解決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提供可能;此外,兩岸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可以在非政府組織、學術界、文化和商業領域進一步深化,這些都是民主社會互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透過這樣的交流可以更直接了解民主制度運作方式及好處,同時也為台灣提供展示民主成就的舞台。

六、台灣能民主中國大陸也能(代結語)
  中國長期對台政策是「軟蘿蔔與硬棍棒」並用。在「軟蘿蔔」方面,試圖以「和統」(一國兩制、九二共識)及「融合」(兩岸一家親、國民待遇),來誘使台灣接受「兩岸和平統一」;在「硬的棍棒」方面,採取「文攻」(法律戰、輿論戰、心理戰)與「武嚇」(灰色地帶戰略)。此次面對台灣民主選舉,中國當局當然使出既有「又軟又硬」的慣用手段企圖介選,只是從歷次台灣大選史看來,中國當局越想介入選舉,非但企圖未能得逞,反而帶給台灣人民追求民主的意志更加堅定,有如1996年台灣舉行第一次民選總統,中國當局為了不讓李登輝總統當選,於是展開一系列的台海軍演與發射飛彈,然而事與願違,李登輝總統在四組候選人中,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之姿,「有驚無險」地以過半數票數當選。
  所以中國當局應該要學習尊重台灣民主的成就與台灣大選民意結果,並且拿出大國風範與高度的政治智慧,認真思考如何與台灣開展對話,來降低台海衝突的風險;同時也要呼籲中國大陸民眾,認真來思考兩岸既然都是華人社會,台灣人民能夠用民主公平的方式來選擇自己理想的領導人,來享受民主與自由的生活,那麼中國大陸民眾也應該來爭取屬於自己的「民主與自由」的權利與生活方式。

我要分享:

更即時、更瞭解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

歡迎追蹤我們的社群軟體,或是加入LINE訊息通知。

Images